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60-2997

播音艺考常见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播音艺考常见问题

“教研新思维”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发展

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0-06-30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过去6年逐步实行“教研新思维”发展计划,以全面的软件和硬件改革,配合人才培训来应付“数字化的挑战”。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教职员70人,2017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名列20。

新闻传播

  “教研新思维”有利于科研与教学互补长短,在争取国际排名之余为学生提供更数字化和紧贴专业发展的学习经历。这个策略包含两部分,首先是整合学院的科研发展目标,以新媒体导向更新课程设置和科研范畴,配合大学发展的期望。然后是以科研经验改革课程,与数字化接轨,让学生按个人兴趣发展所长,探讨和比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性。改革后的新闻与传播学课程与时俱进,涵盖数字媒体、社交网络和网络文化等领域。

  在科研方面,大学看重各个学部和整体的国际地位,因此推动“教研新思维”首先需要了解主要国际评级的关键考核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传播学科评级方法中,论文引用和H-Index共占40%,其余为学术声誉占50%,业界声誉占10%(Quacquarelli Symonds,2017)。其中,H-Index重点考核研究人员的个人成就,包括论文数量及被引用的次数。《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评级方法亦类似,通过5类共13项指标来评估大学的综合表现。其中,科研表现占30%,包括论文刊登数量、学术声誉和科研经费资源;引文表现占30%,尤其重视科研成果的影响力(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4)。由此可见,大学的国际排名表现六成取决于研究成果。近年来数字媒体研究的引文量远超于传统媒体研究,这说明了学部需要加强数字化研究项目。在这个竞争环境下,学院鼓励教研人员发展数字化的传播学研究,并增加招聘新媒体研究方向的教员,提高整体的论文数量和引用量,力图在比重极高的科研评分中争取更好的表现。

  学部的科研表现不仅反映在国际排名中,更包括研究人员的个人成果,同侪协作和发展研究中心和学刊。教授的个人表现,按照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拟定的研究评审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简称RAE)执行。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正教授需要自选五项学术著作,送交RAE的国际评核团队,并申报个人在国际学刊出版的著作数量。经审核后,教授的著作被分为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可获第三或第四等的最高评级。因此在RAE评审中,研究项目的国际影响力是成功的关键。综观现在的传播业界和学界的发展趋势,数字传播范畴备受国际学者热议。若研究人员加强出版这个方向的学术著作,整体的论文引用量和国际影响力将会逐渐提升。这说明了数字研究的发展,有利于强化教授个人和学部在RAE的表现。另外,学部鼓励教员在进行个人研究计划以外,多参与跨院系和跨校研究项目,扩阔研究范畴并争取更多研究资助。由于研究经费透过严谨的同侪评分审批,学部会为教员提供适度支持,例如转介校对服务提高行文素质。同时,为了整合研究资源并促进国际传播学者与学部师生交流,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012年成立了中华传媒与比较传播研究中心,简称C研中心。C研中心致力发展数字化传播学研究方向并举办专题会议和工作坊,例如2013年的“创意及媒体产业新路向国际会议”、2014年的“数位时代的传播伦理问题”工作坊、2015年的“数位时代的传播教育:问题与挑战”工作坊、2016年的“公共关系与战略沟通:数码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会议和2017年的“数字科技对新闻的冲击”工作坊。过去十多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行了《传播与社会学刊》和《中华传播学刊》。前者于2006年创刊,2013年收录《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5年成为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附属学刊。后者于2008年创刊,2011年收录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这两本学刊加强大中华地区和国际传播学者的沟通,并提升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区内和国际传播学界的影响力。其中《传播与社会学刊》已经提供在线免费版,配合互联网讯息流通和在线阅读的趋势。

  以上就是“教研新思维”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发展,播音主持培训的小伙伴面对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多提升自己哦!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