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60-2997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18-04-20

4月9日,“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这也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别策划的“2018中国文艺评论进校园”首场活动。十多位专家学者聚焦“网络文艺”,着重就摄影微评、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并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约120位青年学子进行互动。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jpg

 

“论坛”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承办,旨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拓展文艺评论空间、引领青年文艺学子、滋养青春艺评力量、催生优质评论作品。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延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索久林、吴砚华,晋江文学城创始人黄艳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邵燕君、中国文化报主任记者赵凤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戏文系主任李胜利、青年学者朱传欣等参会并深入研讨。“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彭文祥主持。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2.jpg

 

“论坛”主要包括三个专题环节。在“随手拍如何进阶为摄影艺术”环节,索久林谈到数字和网络时代产生了数字网络病,即,快餐式的摄影使人们来不及在创作上作更多的艺术思考,这导致审美认知和表达的缺位、立意和创意的缺失,因此,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关注“拍成什么了”而不是“拍什么了”,是头等重要的事。庞井君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7年主办“文艺评论家眼中的美丽中国”摄影微评网络征集活动为例,强调要着重推进摄影创作与评论、文字与图像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把中国传统文艺评论中三言两语、切中肯綮的点评式、画龙点睛式评论和新时代的摄影艺术相结合,并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生发、拓展出新的意境和发展空间。吴砚华则分析了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同与不同、通与不通,并指出当前的摄影创作与技术密切相关,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特别是,在审美特质上,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关键。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3.jpg

 

在“网络影视热点透析”环节,彭文祥认为,在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新兴的网络文艺实践丰富、形态多样、活力充沛,其中,从规模、活力、成效、影响、前景等来综合考量,网络影视(包括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等)可视为网络文艺的典型表现形态:一方面,在艺术生产方式上,互联网带来了网络影视在创作、作品、传播、营销、接受、再生产等各环节、各层面的一系列变化、调整,乃至再造;另一方面,在创作生产中又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窄化“主旋律”、神话技术主义、“娱乐至死”、滥用中华传统文化、迎合西方趣味等多方面的误区。李胜利着重分析了当前网络剧在系列长剧、类型拓展、影像叙事、精品追求等方面的成绩,以及创作生产中存在的“强情节与弱逻辑”、“强镜头与弱叙事”等问题,同时,还强调要大力加强互联网文化语境中的文化、价值批评。朱传欣认为,网络综艺和网络剧、网络电影是当前拉动互联网流量的“三驾马车”,并着重就“从电视到网络”、“从节目到内容”、“从作品到产品”的嬗变轨迹,阐述了网络综艺的发展路向与趋势。在提交的书面发言中,贾秀清指出,网络动画的内容与画风逐步趋向全年龄化,但面对生产的模式化、供给侧的“奶嘴化”和评论主阵地的缺乏,文艺评论的深度介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4.jpg

 

关于当前互联网文化语境中的“网络文学”,黄艳明分析了网络文学从自由阶段、纸媒阶段再到VIP收费阶段及手机时代的发展进程,阐述了文艺与市场的博弈、网络文学IP热潮等,并提出要对抗碎片化的市场选择,以“创意”迎接人工智能写作与数据库写作挑战。邵燕君认为,在网络文艺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网络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景,这不仅体现在创作数量庞大,而且,不少优秀作品还走出国门、引发良好国际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更大的生产规模、更专业的类型小说,不仅是负载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故事,更是携带先进媒介能量的原创性生产机制,从而促进文学生产从印刷时代迈向网络时代的文明进程。 

据悉,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将总结首场论坛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校园、走近师生,运用新媒体鲜活生动的展示形式,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评论方式,吸引青年力量汇入文艺评论的时代潮流。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