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60-2997

文艺作品演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播音艺考攻略 > 文艺作品演播

文艺作品演播稿件:《特区的水》

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2-04-11

  今天 ,小影给大家带来的是优秀文艺作品演播稿件:特区的水

文艺作品演播

  特区的水

  李泉佃

  李泉佃 对于水的感知,我比一般人更深刻。

  我的故乡,在泉州市晋江重要支流东溪源头。河流的源头,多为高山峻岭、穷乡僻壤。我的故乡亦然。所以,伴随着我童年的是盘旋在山尖上的老鹰,还有流淌在脚底的河流。

  我十几岁,家乡因建设水库,移民到了现在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同安。

  没有了水陪伴,让我一度十分失落。好在新村后面,也有一条水渠,可聊以慰藉乡愁。

  这条水渠,就是同安无人不晓的汀溪水库的唯一干渠。她像一条美丽的珍珠,环绕在三秀山山麓,再直抵今天翔安最东部。那时候,同安县还没一分为二,如今的翔安区,属同安县管辖。

  这条水渠,灌溉着同安的千亩良田,滋养着同安的几万子民。她是实实在在的同安人民的生命线。

  由于水贵如油,那时候,汀溪水库也好,汀溪干渠也好,除了有解放军执勤外,还有民兵巡逻。

  我上中学时,一次作文,便以水渠为题材,写了一篇《渠水叮咚》的散文。没料到,我的这篇处女作,还入选文化大革命复课后的首期《同安县中学生作文选》。

  由于家境贫寒,我一直到了上大学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到厦门岛。大学第一年暑假,同班一位住岛内的女同学,邀请我们几个在岛外的同学到她家里玩。

  一路班车颠簸,到了位于现在湖滨南路的客车站,想找个地方方便,颇费周折,才在一处墙旮旯发现一个露天厕所,踩进去,却闻臭气熏天,但见污水横流,更有蚊蝇飞舞,不得已将就,想洗个手,水龙头锈迹斑斑,怎么拧也拧不出一滴水,只好作罢。走了二十多分钟路,到了同学家,望着自己的双手,有些尴尬地敲开了她的家门。好在她善解人意,示意我先进洗手间,可拧开了水龙头,仍然没有水,看到地上摆着两个塑料桶,桶里漂浮着几片菜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舀了一瓢,草草了结。

  在同学家用了午餐,又走路到了厦门大学找中学的一位同学。同学住在芙蓉楼,到了男同学处,少了些别扭,直呼要上厕所。可是,走了进去,厕所的情形,同样不堪入目。出来后,便对同学说,你们也太不文明了!同学无奈地摇了摇头,有啥法子?没水啊。不要说厕所,整个学校都是定时供水的。

  厦门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记,就是这样从水开始的。自此,我就十分关注厦门的水资源了,尤其是我也成了厦门岛岛民后。

  如今,每每我从文曾路走过,看到市民拖家带口到上李水库公园休闲时,我就会想,厦门人当饮水思源,不能忘了当年的“掘水人”。

  历史上,厦门岛内,也有过七八个水库吧,但大多是迷你型的,作为景观点缀尚可,但要解决居民的生活用水,只能是“杯水车薪”,更遑论要提供工农业方面的用水了。

  直至1923年,厦门民族工商实业家黄世金和华侨实业家黄奕柱等共同创办了“商办厦门自来水有限公司”,并于1924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上海签订合同,引进西门子设备,使上李水库成为近代厦门首度引进外来技术的杰作。水库1925年建成,1926年向厦门岛供水,1930年向鼓浪屿供水。直至2016年12月,上李水库大坝被厦门市政府公布为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库才结束了它向市区供水的历史使命。

  这也足见,虽然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前一年,即1980年5月,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建成通水,供水量占到厦门市自来水系统原水的80%以上,但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拉开帷幕,厦门水资源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资料显示,即使到了2010年,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492.5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1%,全省的十分之一;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59立方米。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九龙江这条长途跋涉的母亲河也不时遭到污染的威胁。沿岸工业越来越多,以及养殖排污等,使得江水富营养化。在枯水季节,污染更加严重,曾经爆发蓝藻,给我市单一的供水模式敲响了警钟:厦门再也不能靠单一江水供养,亟待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水源。

  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厦门提出了供水新思路,即两个转变:从以九龙江供水为主、水库群供水为辅,逐步向以水库群供水为主、九龙江供水为辅;生活饮用水以水库群水源为主、工农业生产用水以九龙江水源为主转变。也就是说,以后我市饮用水将不再是水质无法得到可靠保障的九龙江水,而是安全可控的水库水。九龙江水将主要供应我市工农业用水。

  但是,优质的水库水从哪里来呢?我市现有的水库资源已远远不够,我前面提及的我的中学同学,就是后来曾任市水利局局长叶勇义,他说,他们当时提出了外借、新建、挖潜三个办法。

  外借,就是在九龙江支流之一龙津溪上游的长泰枋洋“借”新水源;新建,就是在我的第二故乡建设新水库莲花水库;挖潜,就是对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使供水能力由每天18万吨增加到每天31万吨,石兜水库再次扩容。但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几大水库水也被污染了,怎么办?岛内外还有两大应急水源:岛内的湖边水库和岛外的竹坝水库。

  时光追溯到2017年。这一年,是半个世纪以来厦门在新水源工程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实现通水,莲花水库顺利下闸蓄水,原水供应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从次,厦门供水水源由“一江两库”转变为“两江四库”,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厦门的决策者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的目光投向更远。因为要考虑到厦门城市增容的能量,未来20年、50年、100年……厦门到底还能发展到多大?人口还要多多少?水资源紧张肯定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厦门不能有须臾松懈!

  但是,作为普通市民,对厦门经济特区40年的建设成就,就是从一滴水、一条路、一座桥的变化去感悟的,厦门在水资源建设上的成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自傲!

  (本文荣获“我与特区共成长——百姓眼中的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征文比赛一等奖)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